关于《小黑子和青面猴》及其他
作家的眼睛是摄影机,所见五花八门、彩色缤纷。皆一一进人你记忆的仓库一一大脑。可是,随若时光的流逝,有的淡忘,有的却十分清晰。我回忆了一下,凡是激动人心的大事件、生动形象的细节,均难以泯灭,而一些琐事和过程。很快就忘却了。我们的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典熨化。所需的正是这些精华。因此,平素我注惫观察的是大的场景,人物的外貌、对话和细节,特别注惫能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。比如,在《故园行》(见上海文艺1978年9月号)中,写毛泽东回旧居时有一段对话:
毛泽东从卧室出来后,一到了牛栏边,毛乾吉指着培上挂着的铁制牛蓖子,问:主席,这是不是你小时候看牛用过的?毛泽东仔细望了望。笑着说:只怕幸不住,是你们摘的吧!命不住!
这细节是采访得来的,几句对话,一个动作,便是很好的细节,这些细节运用得好,胜过哆V嗦嗦一大片纸。可是,在采访中。往往一天半天也难得有几个好的细节。你要引导被访者往细节上谈,尽盆要他少谈过程和数字。(而这些,又是基层干部最得意的。)在开座谈会时。我是亲自问。亲自记。而且一直记个不停笔,即使谈半天没有听到一个好细节。好情节。也不能流露一点不耐烦的情绪。如果你的笔一停,被访问者也就不想再谈了。这不是观察笔记,这些记载,对于写小说无大用处。但在写散文、报告文学时,很有用处,是备忘录。
我平时较漱,不爱记录。但也间或把生活中最精彩的细节、对话。补记在本子上。只起到加深对生活观察的印象的作用,写作时几乎不去竹它的。如果写作时,那些细节、人物、语言不能涌到笔端,就说明它们的价值不很大。
以我的休会,习作者在生活中最需要的是学会观察细节,油捉人物的神态,熟悉各种人物的语言。细节问题如能顺利解决。这就衷示你在文学创作上迈进了一步。
我眼睛观察到的材料。置诸脑海,把听到的一切。好象录音磁带似地录下来,存在大脑里,存得越多越好。平时是不大管它的。
我认为,分析、概括能力,首先是你对生活掌握的深度与广度,再就是你对生活的认识水平。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。也就无所谓分析和概括。
谈谈《小黑子和青面猴》。(见《儿童时代》1979年第十九期)
我是个勘探队员出身的文艺爱好者,在文艺这个行当中,又特别喜欢儿童文学。我们都是从孩子过来的,儿童对于读物,首先要爱看。其次要看得懂,第三,看了有教育童义。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如能做到以下三点,就可算是较好的作品。
我在勘探队工作了多年,我和战友们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,在我的大脑皮层中,积累了很多壮阔的山川期海、奇异的野生动物,结识了慈厚的山民和热情的山乡孩童,当然,对自己—青年勘探队员就更熟悉了。勘探队的生活储存在我的“宝库”中,好象氧气装在瓶里,只要触发一个爆破点,即可闪甩美丽的弧光。这个爆发点。经常是佣然得之。也就是所谓‘灵感’吧!
根据我的体验。有了灵感·才会把我储存的人钩、情节、细节,象抽蚕丝似地抽出来,这“抽”的过程,也就算是艺术构思,提炼题材和主题的过程,也就是作家使用你的储留的本领。
我离开勘探队已有十多年了。虽然在梦中也神游那罗受蒂克的生活,可是,经常因为缺少爆发点,炸。不出东西来。我也为之苦恼。这是脱离生活的通病。1978年深秋,作协湖南分会组织一批作家到生活中去,我选择了湘西大山中的四一三勘探队,我跟同伴约好。在离开勘探队以前,不要皋露我的“身份”—老勘探队员,找装得一无所知,在下边不停地看、不停地同。我怕他们知道我是“内行人,而降低了介绍的热情。实践证明,这个办法很好。老勘探队员们如数家珍地述说了他们丰富多彩的野外生活。其中,曾多次提到捉猴的情节。那是1958年在峭壁陡立的黄虎岗修筑公路时。一个老石匠为了在崖壁上爆破,训练他的两只青面猴,完成了艰巨的任务。结果。青面猴也“牺牲“了。介绍者只是随便谈谈。我却如获至宝,马上拿了过来,把生活加以调动。
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娜发点呢?一是我见过许多“小黑子”这样的土家少年,二是我喜欢山里的猴子。狠子点炮,也是新鲜有趣的,孩子们一定很喜欢。我从长沙出发时,我的儿子—五年级小学生就曾再三嘱咐。要我从山里捉一只猴子回来。可是,只写如何捉猴子、猴子点炮,似乎没有多大意义,只是把猴子与我最熟悉的找矿事业结合起来。把主题深化。才有竞义。《小黑子和青面娱》,孩子们一看标题就有兴趣,看了以后。得知小黑子为了支援勘探队叔叔修公路。为国找宝,贡献了他相依为命,10年来形影不离的青面猴。当小黑子决心把青面猴献出来。并且训练它点炮时,“我们横竖不同意,小黑子流着眼泪说:‘你们还要不要四个现代化?’。翻他坚定地说:‘老师讲,实现四个现代化,有时,还要牺牲自己的生命。“…小黑子的话不多,声音也不大,可是,却使我全身发饭,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!我不满足于写小黑子和青面猴关系如何密切,感情如何深厚。我对猴子的机灵可爱。它跟小黑子的深厚感情。强调得越厉害。那么。小黑子为了祖国建设事业献出它的行为就显得越崇高。到此,我生活中的“丝”也快“抽”完了,即艺术构思已经完成,也点了题。
一般作品我不拟写作提纲、而是打腹稿。对篇幅较长的作品。划几条大杠杠,也就是几个主要情节,故事的起、承、转、合。这些提纲大多数不能贯彻到底。有时只写了原计划(提纲)的三分之一,即完稿,即是说,材料是宽打窄用,绰绰有余。
我理解的虚构和想象。就是调动生活、补充生活。比如,《黑子和青面猴》中,猴子点炮,小黑子和青面猴的友谊等等,是我在生活中见到过,在作品中加以集中和调动以后,就更加形象更加动人了。
皮构和想象要以你的“库存”为基础,否则就是胡思乱想,胡编瞎说,那就失去作品的真实性。我的经验:不熟悉的生活不要去碰它,我经常把作品的背景安排在荒山野岭,主人公又多是青年勘探队员我熟悉这些,热爱这些,眼睛一闭,那野外环境和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姑娘们就栩栩如生地涌现在我面前。
一个短篇中至少要写好一个人物,能写好两三个则更好。写作前我从没研究谁是典型人物,我只是千方百计把主人公写活、写好,达到我要表现的主题。我塑造的人物,生活中大多有原到。
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。不要静止地写他的外貌和心理活动。重要的是要有细节,使他行动,使他活起来。因为,孩子们也是爱动的呀!
文学是语言的艺术,一篇作品,如果语言乏味,仿佛喝的是白开水,没劲儿。
语言第一要优美。在《小黑子和青面猴》中,一开头我就抒发了情感:
“树是绿的,草是绿的,山是绿的,狭谷里奔腾欢唱的澳水也是绿的。”……方圆数百里的东山峰,就象是绿色的海洋。我们这几个头截宽边知顶小白帽,身穿帆布工作服的青年勘探队员,仿佛是绿海中的几点白帆,在崇山竣岭间时隐时没。
这里,既写了景又写了人。这些语育衬托了环境气氛。把读者带进我的作品中去。
第二,语言要活泼跳脱,但又不能失之油滑,这在儿童文作品中尤其重要。
第三,好的文学语盲,仿佛充满了色彩和声音。
第四,好的文学语言,要有乡土气息和幽默感。
我特别喜欢中国作家张天冀的语言:看看《给孩子们》吧;美国作家马克·吐温的语言似乎也属这种类型:看看《汤姆·索亚历险记》吧,多好的儿童文学语言哪!还有屠格涅夫。
初学写作者。开始可以多读不同类型作家的作品,赵树理是一种,周立波是一种,巴金又是一种。兼收并蓄,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。学会语言不能孤立地进行,必须和观察生活、熟悉人物、描写细节结合起来。
“头难头难”。开头最难。我写作品,都没有顺顺畅畅的时候。有了创作冲动时,很喜悦。一吐为快。然而,当我摊开稿纸,拿起笔来写第一句话时,总要纹尽脑汁,有时改了再写,写了又涂,写几句就要从头至尾再念一道。为什么“头难”?因为这是在“抽丝”,“丝头”找不到。很苦恼。找着了。也就边“抽”。边想。当我写到作品的一半时,就可以满有把握地说:可以成篇!如果只写了三分之一,是没有把握的。
至于如何解决困难?那也只有硬着头皮克服,在痛苦中磨练。写作是自讨苦吃,实在写不下去,千脆重来。重新开头。“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”,得迅的话,我慢慢地听进去了。
在写小说时,最困难的是“解决矛盾,因为展开矛盾较容易,如何“转化矛盾”,这就要考验作家的本事了。好的党委书记或厂长。他的本领不在发现所属单位的矛盾,而在于促进矛盾转化。解决矛盾。作家也如此。当然。不写矛盾或不解决矛盾的小说也是有的。
我是半路出家的文艺爱好者,缺乏文学素养,尤其是古典文学的基础差,一切都靠自学。我从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,20年间从没有参加过读书会或创作班。主要靠自学。在生活中摸索,不断地读,不断地写,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。其中,写。是荃本训练的首要课题。尤其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,理论上描得很多,如果不经常练笔。久而久之,就会眼高手低。甚至变成文艺鉴赏家和空谈家。多写,不等于多发表。我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写,乱写一通,直到三年后参加野外工作,才正式发表了第一箱可算是“作品”的东西。开始,成功率是很小的,有时百分之百的失败。到目前。大概采用率在70-90%之间。因为,不看准,不酝酿成熟。是不动笔的。现在已是中年。时间很宝贵,“赔,不起,如果老是生产“废品:等于消耗生命。当然,在某种意义上看,即使没有发表的稿件,也不等于废品,这里用不上,那里又用上了,尤其是好的细节,决不会白费。生活。不会亏特勤奋的人。
本文地址:关于《小黑子和青面猴》及其他https://www.sansizuowen.com/a/12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