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涩的15岁
怎样的我才是真正的自我?怎样生活才会没有烦恼?怎样活才是真正的幸福?怎样才能走出青春的误区?怎样……丽面对着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,常常问自己,常常在群星闪烁的夜里寻找答案。
今天是丽16岁的生日,凝视着点燃的五彩烛,她哭了。让我所看到的只是她哭、她苦、她悲、她痛、她伤、她……是因为她的15岁没有意义?是因为她失去了青春15岁的时光。她在想:如果有一天,时光能够倒流,她一定要弥补回这个15岁。
我看到丽今天的伤心,便不由地被时间老人推到我们昨天的15岁。
“南,你看这是什么?”丽扬着一封信从正在背书的我的眼前掠过,“有什么好看的,不就是一封信吗?’’我没好气地答道。“不,这可不是一般的,这是一个男孩给我写的,这叫‘情书’,她在我耳边轻声地说道。不可能,肯定是我听错了,以前丽说早恋是最可耻的,而今天她却引以为荣,我真不懂她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,为什么?
从那日起,她几乎每周都能收到那个男孩的几封信。我的劝说她也不听.我们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厚,后来我们干脆不说话了,见了面只是微微一笑。她的学习也一落千丈,从班内的“尖子生”变成了“差生”。同学们对丽的议论也越来越多。
有一日,我偶尔耳闻几个同班同学在谈笑:“你们知不知道丽为什么一日不如一日吗?"“知道。听说和一个高年级男孩恋着呢!”接着便是一阵哄笑。“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流言飞语?”我冲着她们喊道。“不信就不信,干嘛冲我们喊?况且也不是说你。”他们便一挥手散了群。我在为丽争辩着,可丽却无所谓。
男孩在过节日的时候,在丽过生日的时候,还为丽买了贵重的礼物。终于好景不长,男孩的信越来越少了,甚至一月都不写一封信,丽冷摸了。这将意味着什么?
可怕的一天终于来到了:今天是丽16岁生日,期盼着收礼物的丽,却收到了一封被“抛弃”的信,丽顿时失去了欢乐。面对着这无情信件,她失声地痛哭着,她哭、她伤、她苦、她悲、她痛,丽扑在我怀里失声地哭泣着。
就这样,在不该播种的季节,撤下了粒粒红豆,而收获了又苦又涩的果实。
在哭灭五彩烛的瞬间,丽默默地祈祷着:如果时间老人能够再还一个富有青春活力的15岁,我将一定万倍珍惜这黄金时间。
点评:
大家读完这篇(苦涩的巧岁)后,可以谈谈自己的感觉。
第一个感觉大概会是这样的—作者所写的苦涩的巧岁是她的还是她朋友的还是泛指的呢?第一段似乎带有普遍性、概括性,是泛指刚走过15岁的人们;第二段开始写朋友“丽”;最后一段又提到“我将一定万倍珍惜这黄金时代……”这三个方面混在一起但又缺少层次感,使人不明不白的。这说明作者在写文章之前没有想清楚就开始动笔了。整篇文章诉说的是一种朦胧的情绪而不是具体的思想或感情。
第二个感觉是语言方面的—作者在第二段和倒数第三段两次使用了“她哭、她苦、她悲、她痛、她伤……”这个句型,说明作者很懂得安排结构的技巧,懂得使用呼应来强调某一部分内容。但本文中所强调的内容却是不清晰的,不协调的。在这几个词中“哭”好理解,但“苦、悲、痛、伤”这些词过于沉重和压抑了,它们也过于丰富,有很多言外之意,用在一个巧岁的孩子身上,非常不确定,不知作者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。另外,连着使用几个这种内容丰富的词,从表面看来很齐整、很有表现力,但经不起推敲。从文章来看,作者很欣赏这个句子,但从效果看,这个句子没有完成使命,没有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。其原因就是作者的思想缺乏深度,只捕捉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具体辛件,又不能对具体事件作具体分析,更不能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来。这就造成了一个空档,词汇和思想之间的空档。词汇很多,但无法携带上思想而转变成具有表现力的语言。
由这篇文章可以看到,在中小学生中普追存在的另一个问题——缺乏对辜件的提炼能力,缺乏对生活的分析能力,从而导致语言没有表现力。
本文地址:苦涩的15岁https://www.sansizuowen.com/a/11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