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思网 作文学习百科全书

对“题目”的解析

时间:2024-03-27 16:42:23 | 文章来源:三思网
    “题”原指额头,“目”即眼睛。
   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“赤首圆题”,“题”即“额头”之意。《礼记·大学》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,《荀子·劝学》“目不能两视而明”,“目”均为“眼睛”。
    后来“题”发展为“题目”,“题目”有了“名称”之意。
    《宋史·晏殊传》“请试他题”,“题”为“题目”,刘知几《史通序》“故便以(史通》为目”,“目”即“名称”。
    “题目”连用,杜甫《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》诗:“天老书题目”,《南史·王僧虞传》“汝曾未窥其题目”,《北史·念贤传》“时行殿初成,未有题目,帝诏近侍各名之”,已接近于今日的“命题”、“标目”、“名称”之意。
    “题目”合用,是以人体的两个显要部分来打比喻,也足见文章名称(标题)的重要性了。

本文地址:对“题目”的解析https://www.sansizuowen.com/a/221.html
  • 下一篇文章: 返回列表

    上一篇文章: “标题”与“题目”的比较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1、本网站发布的文章《对“题目”的解析》为网友原创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    2、本网站文章《对“题目”的解析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
    3、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参考资料,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不承担责任。